网关必须配在核心吗?不同架构下网关部署方式全对比

01|先说清楚:网关到底是干嘛的?

简单一句话:网关就是子网的出口,让你能访问别的网段。

技术上表现为:VLANIF 接口,是一个三层逻辑接口,挂在某个设备上,实现 L3 转发

谁拥有这个接口,谁就是那个 VLAN 的“网关”。

02|三种主流网关部署方式长啥样?

来看三种常见的园区网架构下,网关分别怎么部署:

模式一:网关在核心层(经典三层)

特点:

  • 所有 VLANIF 都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
  • 汇聚/接入层只做二层转发

适合场景:

  • 中大型园区网
  • 业务多、VLAN 多、三层策略多

优点:

  • 网关集中,便于统一管理
  • 路由表在核心,路径清晰
  • 安全策略集中部署、防火墙靠近核心

缺点:

  • 所有南北向、东西向流量都要上核心,压力大
  • 核心成为单点,易成瓶颈

模式二:网关在汇聚层(扁平三层)

 

网关必须配在核心吗?不同架构下网关部署方式全对比

 

特点:

  • VLANIF 配在汇聚层
  • 汇聚层负责 L3 转发,核心只做路由汇总或出口连接

适合场景:

  • 中型园区,有明确业务区域划分
  • 多个汇聚相对独立,比如按楼层/按区域部署

优点:

  • 核心负载降低
  • 汇聚层可做 ACL、安全策略本地化
  • 网络结构更扁平,便于扩展

缺点:

  • 每个汇聚都有路由,路由复杂度增加
  • 汇聚层之间通信走核心,路由路径绕一点

模式三:网关在接入层(边缘网关)

 

网关必须配在核心吗?不同架构下网关部署方式全对比

 

特点:

  • VLANIF 放在接入交换机
  • 每台接入交换机就是一个三层设备

适合场景:

  • 小型网络,部署简单
  • IoT、分支场景中,设备相对固定、隔离性强

优点:

  • 网络极简,不用汇聚层
  • 所有转发在本地完成,效率高

缺点:

  • 设备配置分散、管理复杂
  • 安全策略分布式,维护难
  • 接入交换机负载上升,容易出故障

03|那网关到底该配在哪?

这取决于你的网络规模 + 业务需求:

 

网关必须配在核心吗?不同架构下网关部署方式全对比

 

04|有没有“混合型部署”?

有。很多真实项目里是“混搭”的:

  • 大部分 VLANIF 放在核心,集中管理

  • 某些专网(如摄像头、安防)放在汇聚或接入,就近隔离、就地转发

  • 无线控制器、DHCP Server 分散部署,虚拟网关(SVI)+ DHCP relay

关键还是看业务走向和网络流量结构。

05|几个实际部署建议

  • 核心做网关没问题,但一定要 设备可靠 + 路由清晰 + 资源充足

  • 汇聚做网关时,建议 各汇聚只管自己那部分 VLAN,避免跨区域混用

  • 接入做网关时,推荐用在 小规模/独立网段/分支节点场景

  • 如果做了网关冗余,记得 用 VRRP 或 HVRRP 做高可用


写在最后

网关放哪儿,不是拍脑袋决定的。

它牵扯的是整个网络架构是否合理,业务是不是走得顺,设备压不压得住,后期好不好维护。

一句话总结就是:

小网放边缘,中网落汇聚,大网挂核心。

能不乱,能扩展,能查障,才是好架构。

阅读剩余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