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SQL日志——错误日志

MySQL的有多种日志,包括通用查询日志、错误日志、慢查询日志、二进制日志。如果数据库出现了错误那么就要查看错误日志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错误原因。

 

1.错误日志的存放位置

错误日志记录了MySQL的运行状态,它是以文本的方式来记录信息的,因此可以使用各种文本工具进行查看。错误日志如果没有特别指定默认放在与数据文件同一个目录中,错误日志的文件名为hostname.err,例如localhost.localdomain.err就是错误日志通常的名称。如果是MySQL5.6的RPM包安装的,那么错误日志位置为:/var/log/mysqld.log

错误日志的存放位置可以在my.cnf中进行自定义,在[mysqld_safe]下面任何一行增加或修改log-error配置项的值即可:log-error=/var/log/mysqld.log

注意:修改了my.cnf文件后都需要重新启动mysql服务才能生效。

 

2.查看错误日志

可以通过Linux的各种命令来查看错误日志的内容,通知错误日志中的Errorcode提供了错误的详细原因,可以通过myssql提供的perror命令来查看错误码对应的详细错误原因,例如:

perror 234 //查看Errorcode为234的错误的详细原因描述

还可以在该站点找到错误代码的中文解释:dev.mysql.com/doc/refman/5.1/zh/error-handing.html

3.删除错误日志

错误日志除了包含Error和Warning的信息,还包含了Node(提示)的信息以及一些其它的额外信息。因此错误日志会不断的增长,所以有必要定期维护,也就是删除错误日志。通常不要直接删除错误日志文件,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问题,通常是清空错误日志文件的内容即可: echo > /var/log/mysqd.log

阅读剩余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