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令行输出中,IPv4 和 IPv6 地址的核心区别体现在格式、长度、标识方式上,直观易区分,关键差异集中在 4 点:
这是命令行中最易识别的差异,分隔符和数字类型完全不同。
- IPv4 地址:固定 4 段,总长度 32 位,命令行中显示为 4 组数字,无缩写(除非是特殊地址如 0.0.0.0)。
- IPv6 地址:默认 8 组,总长度 128 位,命令行中常因零压缩显示为少于 8 组(如::1是回环地址的缩写,完整为0:0:0:0:0:0:0:1)。
命令行中两者的子网划分标识方式不同,且 IPv6 更简洁。
- IPv4 地址:单独显示「子网掩码」(如255.255.255.0),或在 Linuxip addr中附加 CIDR 后缀(如192.168.1.100/24)。
- IPv6 地址:不显示子网掩码,直接在地址后加「前缀长度」(如fe80::1234:5678/64),/64 是最常见的前缀(对应 IPv4 的 255.255.255.0)。
命令行中两者的常用特殊地址格式差异明显:
- IPv4 特殊地址:回环地址127.0.0.1、本地局域网地址192.168.x.x/10.x.x.x、未分配地址0.0.0.0。
- IPv6 特殊地址:回环地址::1、链路本地地址(以fe80::开头)、全球单播地址(以2001::等开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