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层交换机到底是“交换机”还是“路由器”?这几种行为最易混!

一、三层交换机的真实身份:本质上是“融合型设备”

一句话解释三层交换机:

★它是一台能做二层转发三层转发的交换设备,用的是硬件加速转发,路由是它的功能,交换是它的底色。

 

三层交换机到底是“交换机”还是“路由器”?这几种行为最易混!

 

 

不像传统路由器“基于软件查路由表”,三层交换机做三层转发时,也是靠芯片走的,快得一p

所以你不能说它就是交换机,也不能说它就是路由器。 它是 “能干路由活的交换机”。

 

三层交换机到底是“交换机”还是“路由器”?这几种行为最易混!

 

二、三层交换机常被搞混的几个行为

① 三层交换 ≠ 路由器

相同点:

  • 都能实现不同网段之间通信
  • 都会用到路由协议(OSPF、静态路由)

不同点:

项目三层交换机路由器转发方式ASIC 硬件转发软件路由表查找(或低速转发)用途局域网内高速转发广域网跨网连接、复杂路由策略接口多口并发、类似交换口接口类型多样(串口、以太网、5G模块等)

一句话总结:三层交换机适合园区网内部“高速互通”,路由器适合出口、接 ISP、跨广域网。

 

三层交换机到底是“交换机”还是“路由器”?这几种行为最易混!

 

② VLANIF 接口 ≠ 真正的物理路由接口

很多人看到 VLANIF 接口能做网关功能,就觉得是“逻辑路由口”。

其实:

VLANIF 是三层交换机里虚拟出来的三层接口,用来作为某个 VLAN 的网关。

比如:

interface Vlanif10
ip address 192.168.10.1 255.255.255.0

你以为这是在“配置路由器”?实际上三层交换机只是开启了 VLAN10 的三层转发能力

③ 交换行为中“走了三层”,其实并没出设备

这点也很容易搞混。

三层交换机里的主机 A(192.168.10.2)要 ping 主机 B(192.168.20.2),跨 VLAN,确实走三层转发。 但这个过程:

  • 没有跳出交换机
  • 没有到“下一跳”
  • 路由是“本地完成”的(VLANIF10 -> VLANIF20)

也就是说,三层转发不代表一定是“出设备”或“走公网”

④ 使用 OSPF、RIP ≠ 你就是“路由器”

三层交换机可以跑 OSPF、RIP、静态路由,这一点和路由器一样。

但大多数情况下,三层交换机跑这些协议,是为了:

  • 连接多台交换机的三层口之间,自动学习网段
  • 实现大型园区网的互联互通,代替人工加静态路由

不是非得跑这些协议才叫路由器也不是“用了 OSPF”这台交换机就变成了“路由器”

三、三层交换机适合干什么?

它的定位非常清晰:用在园区网汇聚层或核心层,实现不同 VLAN 间高速互通。

常见应用场景:

  • 接入层 VLAN 统一汇聚到核心,通过三层转发互通
  • 多个部门 / 子网间访问控制(配合 ACL / QOS
  • 静态网关配置 + 局部路由表,简化配置复杂度

不适合:

  • 跨广域网出口
  • BGP、多路径策略、NAT 等复杂操作

这些还得路由器来干。

总结:它不是路由器,但能干一部分“局域网内的路由活”

记住下面这张图: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路由器 │ → 接 ISP,跨广域网,管出口策略
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三层交换机 │ → 园区内多网段互通、三层转发
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│ 二层交换机 │ → 终端接入、VLAN 划分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阅读剩余
THE END